第(2/3)页 眼见玄澄将要学到“怀抱天下”的最上乘绝式,糅合了武当、少林两家绝学的“五瓣成莲”,天绝也不能再坐视。 对天绝来说,自己的超脱固然重要,但对“怀抱五老”的承诺,也绝不可毁弃。 他若是将“怀抱天下”传给心术不正之辈,日后到了九泉之下,又如何面对五位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师长? 因此,师徒两人有了一场开诚布公的谈话。 玄澄并未隐瞒,将一切情况如实相告。 天绝这才知道,玄澄已和蜀中唐门搭上了线,他此前数次出寺,就是为了见唐门中人。 玄澄也从唐门口中,得知了自己的身世。 原来,玄澄的母亲虽然嫁入八贤王府,却也没有和唐门脱了联系,更是将自家儿子的情况如实相告,希望唐门能够多加照拂。 其实,以唐门中人的凉薄性情,自然不会多加关注一个寻常弟子,这也是为何,王妃没有把赵烈送回唐门,而是送到少林。 她这般作为,不过是想尽人事而已。 可是,玄澄的名头实在是太盛,甚至引来了唐老太太的关注,动了召回他的心思。 蜀中唐门,数百年一直是武林中最可怕而实力最深远的一个家族,他们数度意图称霸江湖、独步天下,屡次都功亏一篑,功败垂成。 上一次粉碎唐门计划之人,正是“神州第一大侠”萧秋水。 可哪怕是萧秋水这样的巅峰强者,也被蜀中唐门的掌门人唐老奶奶联手唐老太爷,配合无穷机关暗器,给牢牢困锁。 光是这一项战绩,就足以令唐门之名震惊天下。 如今唐门找上了玄澄,少林众僧自然明白,对方是看中了玄澄的才情,想要借助他的力量,完成“天下一唐”的梦想。 少林中人本不该坐视唐门的行动,但无奈的是,他们对玄澄也的确有愧。 毕竟,按道理来说,对方乃宗室弟子,身份敏感,少林从一开始不该传他这些武学。 只不过,天象等人实在是渴望有一人来继承少林门庭,起了不该有的痴念妄心,才会做此决定。 他们一直对玄澄隐瞒他的出身,也有这方面的考量,只是没想到,唐门中人已有布局,戳破了这层遮掩,令玄澄明白了自己真实身份。 如今赵烈既然明白身世,便也不打算在少林寺继续待下去,过“玄澄”的生活。 赵烈更是直言,他认为,武学应当用于建立不世功勋,成就一番丰功伟绩、皇图霸业。 若只是困于少林,终日打熬气力,那这一身武学练来还有什么用? 那不过是庶人之武,非是诸侯之武,更非是天子之武。 为了回报少林的传道授业之情,赵烈更是坦然,他可以自废武功,不令众位师长为难。 天绝看着赵烈眼中熊熊燃烧的野心,知道这位徒弟和自己终究非是一路人。 念在十几年的师徒之情,天绝最终还是没有废去赵烈的武功,只是让他交还“玄澄”之名,自行离去。 自此,少林少了一位“二十三绝僧”,江湖中,多了一个不知名的年轻高手。 今后的日子里,玄澄不曾再踏入少林一步。 但玄澄虽然离去,但也意识到,少林仍是一处可以借力之地。 他自己虽是不曾再来到少林,仍是发动各方力量,往少林掺沙子了不少沙子。 就连玄字辈中,也有几人被玄澄用各种手段买通,成为他和方丈玄慈沟通的桥梁。 三国联军欲上藏经阁,盗取“怀抱天下”之事,就给了赵烈借题发挥的空间。 在玄慈被慕容博以调虎离山之计调走后,赵烈却通过蜀中唐门的关系,得知了三国联军的行动,并提前将这队高手扼杀。 挟这份功绩,他不仅帮玄慈坐稳了方丈的位置,更让那些知情人对他感恩戴德,也就有了挟恩图报的余地。 玄慈误中奸计,导致众多武林同道被害之事,也是由赵烈出手,帮他隐瞒下来。 可这些事瞒得过旁人,却瞒不过玄慈自己。 自回到少林后,他为自己误中奸计,连累武林同道,错杀无辜之举甚为悔恨。 更何况,这段日子里,乔峰也逐渐长成,他的存在,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玄慈这一切。 自那以后,玄慈时时觉得背后传来一股寒意,便连睡梦中也不得稍瞬。 无数惊惧的冷夜,最终化作他心中挥之不去,也无法直面的梦魇。 这些事,玄慈自不能对寺中师兄弟倾述,就在这个时候,他结识了叶二娘。 和这个天真少女相处的日子里,玄慈获得了久违的平静。 也只有在叶二娘身边,这位罪孽深重的少林方丈,才能暂时摆脱身上的负担,从不安和焦躁中获得短暂解脱。 于是,他们日日在紫云洞中相会。 但每次离别之后,疼痛,焦虑,烦闷,一切的负面情绪加倍地返还。 为了那短暂的逃离,玄慈需要付出更多代价。 最后,他还是和怀有身孕的叶二娘分开,重新回到了大雄宝殿,成为了德高望重、宝相庄严的少林方丈,日日在佛前忏悔自己的罪过。 可玄慈没有想到,叶二娘孩子出生之时,却被一神秘高手掳走,她也因此伤心过度,最终走火入魔,要让天下人都承受丧子之痛。 于是,叶二娘便抢别人的孩子来玩,玩后再弄死,如常人在菜市购买鸡鸭鱼羊、拣精拣肥一般,由此成为四大恶人中的“无恶不作”。 这件事,为本就濒临崩溃的玄慈,给予了致命一击,他想到了一死以谢天下,却被赵烈安插在他身边的几大玄字辈高僧所阻止。 原来,赵烈早就清楚了玄慈和叶二娘之事,更在西夏战场上,拍死了这位跟随“恶贯满盈”段延庆加入西夏一品堂的天下第二大恶人,为玄慈断绝了后顾之忧。 并且,赵烈还查出来,玄慈的儿子正在少林寺中,法号虚竹。 这些人告诉玄慈,他既已为少林牺牲如此之多,犯下这般罪过,只是一死又如何能够解脱,唯有这样痛苦地活下去,才有机会为过去的所作所为赎罪。 如果玄慈当真一意寻死,那他们便会将这些丑事公之于众。 若教天下人知道,禅宗祖庭一门之长,竟然是这样一个人,少林又有何面目立于武林? 听到这里,玄慈万念俱灰之下,甚至开始怀疑,当初叶二娘丧子之事,是否就是这位师兄在背后操弄? 但无论真相为何,左武王通过这些手段,终究让作为少林方丈,必须要维护少林清誉及声名的玄慈,彻底沦为自己掌中傀儡。 这一次,也正是玄慈透露出了乔峰的契丹人身世,并且严令少林弟子不得下山相助乔峰。 群僧和徐行一方的众多高手听完这个故事,哪怕是如玄苦、玄难、玄寂等少数知情人,也是齐声大哗。 其余众人更是面上神情诧异、惊骇、逼视、愤怒、痛心、不忍、怜悯,林林种种,不一而足,实在难以遍述。 玄慈这些年来执掌少林,处事皆颇为公允,一向深得天下武林敬仰,寺内师兄弟更无不服膺。 哪怕是在天象等人看来,玄慈虽是武功天资稍有逊色,但是作为方丈,要好过玄澄不止一筹。 可众人何曾想到,他竟然会做出这些事来? 听信谗言,残害无辜,连累同道,又犯下淫戒,私通良家,还抛妻弃子,最后甚至为了所谓的名声和清誉,要害乔峰这等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于不义…… 这样一个人,竟然会是玄慈? 哪怕是徐行一方的高手们,也有些不敢相信,乔峰更是双手颤抖,身体震动,面色错愕至极,却不知该如何说。 虚竹更是左顾右盼,手足无措。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,自己这个小和尚,居然会是老方丈的私生子,更想不到自己的母亲,竟然就是恶名满天下的“无恶不作”叶二娘。 思及此处,哪怕虚竹内功深湛淳厚,也是一阵阵的眩晕,几乎要栽倒下去,好在岳飞始终在他身旁,眼疾手快,扶住了虚竹的身子。 玄慈却没有去看自己的儿子,而是望向乔峰,面皮抽动,显然是痛苦挣扎至极。 他长叹一声,无限懊悔: “玄苦师弟所言不差,此事缘起,无非是名声二字,若老衲一开始,便能勘破此节,日后也不会生出如此之多的事端。 萧施主,万般罪孽,皆归我身!” 言毕,玄慈解下袈裟,重重跪在乔峰面前,身躯颤抖。 乔峰看着这位自己曾经崇敬至极的少林方丈,目光波动,满是不敢置信的神色,只因他昔年在少林学艺之时,就多受到玄慈的照顾。 甚至在今日之前,乔峰都认为,自己之所以会被丐帮老帮主汪剑通选中,全是仰仗玄慈的介绍。 在乔峰心中,玄慈的地位甚至足以与张三爸、诸葛正我等志同道合的老前辈相提并论,只逊色于汪剑通、玄苦这两位授业恩师。 所以,在听到徐行说怀疑少林之时,乔峰才会不愿相信。 其实直到玄慈亲口承认之前,他都认为此事乃是少林中的某些败类,或者干脆就是蔡京安插在少林中的奸细所为。 乔峰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,自己这一生悲剧的起始,竟然都和玄慈有关。 他又想到那些在逃亡路上,为了掩护自己而惨死的丐帮兄弟、武林同道,神色更是剧烈变化。 哪怕是在最艰难的逃亡日子里,哪怕是受了足以让常人死伤无数次的重伤,乔峰的凛凛雄躯都能屹立不倒,用一种大无畏的姿态睥睨所有敌手。 可此时此刻,这位丐帮帮主竟是面色惨白,脚步踉跄,手背、脸颊、脖颈都绷起条条青筋,牙齿更咬得作响,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。 哪怕是追随他多年的梁癫、蔡狂,以及和他并肩作战已久的张三爸,都不曾见过乔峰这般状态,三人齐齐上前,扶住这位帮主的身子。 看着这样的玄慈,饶是刚刚提出要为少林扫清弊病的玄苦,也面露不忍之色。 的确,正如玄慈所说,若是他从一开始,便不那么爱惜羽毛,不去遮掩雁门关之事的真相,敢于站出来承担一切,日后岂会惹出如此之多的祸端? 越是要遮掩,就越要沉沦得更深,到最后,便是积重难返,铸下波及万千的大错。 看着玄慈这般作态,徐行却是冷笑一声: “万般罪孽,皆归你身? 玄慈,你是个什么东西,承担得起这些事? 为了这所谓的方丈之位、少林清誉,你害得天下间有多少人受害? 你枉为佛门中人,竟是满心只有名利二字,全无慈悲可言!” 说到这里,徐行少见地流露出鄙夷神色,猛地啐了一口,怒斥道: “像你这样的人,根本就不配做人,还谈什么罪孽!” 言毕,徐行转过头,看向天绝,目光中溢散出天绝前所未见的森然冷意,这正是方才在激战中,他都未曾表露过半分的决绝杀念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