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皇甫坚就真的是觉醒了大周将魂的人。 在桓节入京,控制朝廷的时候,皇甫坚私下被拉拢,和群臣商议过后,皇甫坚被长安大族忽悠到兵变,以讨伐国贼的名义,为朝廷牺牲,成为了群臣和桓节博弈的胜负手。 最终皇甫坚兵变没打过桓节被杀,段琦作为两面派,地方派,在做了不好的事情后,又想要挽回形象,通过斩杀桓节的方式洗白了自己,以诏安的方式上位,取代了桓氏在凉州的地位,从而使得段氏得到崛起。 这三个人都是真有本事的将领。 却都死在了内斗上,这是让楚世昭很惋惜的。 一直以来,楚世昭都认为,没有用不好的臣卡,只有用不对人的君主。 就说张辅多狠一人啊! 一生威风凛凛、战功赫赫,文韬武略样样拿得出手,是靖难之役当之无愧的功臣,是朱棣手里的战神。 靖难之役全程参战,平定了安南之乱,将交趾纳入大明的版图,又参与了朱棣的多次北伐之战,还跟随了明宣宗朱瞻基平定了藩王朱高煦的叛乱。 土木堡之变被叫门天子朱祁镇当场白给了。 多多益善的兵仙韩信,一开始也是在项羽麾下当差的,有用吗,根本发挥不出来,完全不给他发挥的余地。 刘邦小手一点,韩信直接帮助刘邦横扫八荒。 还有卫青和霍去病。 两个超绝SSR将卡,你搁其他人,能用上吗? 卫青一开始是骑奴,是骑马随从的奴仆。 霍去病也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和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,就这样的出身,在大汉那个已经开始建立等级制度的朝代,刘彻不仅用了,还给他们加大了地位、权柄。 没有刘彻,霍去病也很难有用武之地,发挥的余地。 很多事,很多人,很多情况都是相辅相成的。 桓节当过反贼,楚世昭照样敢用。 大明1566里面的嘉靖虽然说了很多偷换概念的话,将自私自利诠释成大公无私的模样,但有一句话,楚世昭却认为没有什么问题。 没有所谓真正的贤臣,贤与不贤有时候也由不得这些大臣,贤时便用,不贤便黜,这才是硬道理。 更何况,现在的楚世昭急需外部的力量增强自身的势力,他很难补充长安这边的即战力作为班底。 巧合的是凉州人在长安没有根基,他们又不乏士人想要在长安立足,对于楚世昭来说,这是有种及时雨的感触。 他在长安缺的就是人。 在打理好凉州军在长安的居所后,楚世昭就将永晋帝今夜要宴请他们这些勤王将领的事情告诉了他们。 桓府之上。 刚刚落脚的桓节,迎面而来的是他的小妹桓奕。 “二兄。”桓奕心里很清楚,她的二兄和大兄各自的抱负想法都不太相同,但是在楚世昭的身上,她是敢于豪赌的。 桓节原本以为是他的妹子许久未见,于是来找他聊聊家常事务,却见桓奕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你觉得晋王殿下如何?” 笑容瞬间凝固。 “我不知长安诸事,但我听闻兄长是想要辅佐此人。”桓节沉吟片刻开口道。 “可我有不同的看法。”桓节深思熟虑过后道:“自古以来,立长不立幼,立嫡不立贤,如今我虽然位高权重,可族中事务,还是大兄说了算。” “晋王在长安排行第四,既非长子,也非嫡子,想要上位未免也太难了。” “我桓氏主要还是在凉州经营,盲目入局,是自取灭亡之道,依我之见,兄长既然助了晋王,那我向东宫示好,到时候情况有变,我们也有回旋的余地。” 在和楚世昭接触过后,桓节对楚世昭的感觉还算不错,但是感观是感观,利益是利益,不能因为感观不错,就要放下全部的产业去帮助一个人。 这是要看回报比的。 桓氏帮了楚世昭,能得到什么才是关键。 最重要的是,桓节还没有看到楚世昭的本事,仅凭现在几次会面,就想要让他桓节为楚世昭卖命,这绝无可能。 有一个说一个,在模拟推演里,桓奕认为她的大兄脑子不好使,非要变法玩三族的命。 她的二兄脑子一样不好使,非要入京夺权,当什么权臣,也玩三族的命。 老娘做错了什么,就得和你俩捆绑在一块儿? 在现实里,她是拼了命的拨乱反正,将自己的兄长往正道上引。 桓盛的病治好了,她的二兄又犯病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