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值得一提的是,楚世昭其实没有什么大军团作战的经验。 因为楚世昭从来都没有打过那么富裕的仗。 甚至,很多时候楚世昭打赢的战役,都有很大的‘传奇’色彩,以险取胜。 鄱阳之战,楚世昭的兵力仅有不到一万之数,除了荆州军至少还是官军,有一定兵员素质外,面对王守义的大军,楚世昭根本占不到任何的优势。 那一次大胜,除了楚世昭敢打以外,天时地利缺一不可,若不是突然的雷暴雨,掩盖了蓝殊这支军队的准确人数,而双方又同时报出千里之外的援军旗号,利用信息差是打乱了王守义的所有部署。 楚世昭亲身率领部队作战,手上所掌控的兵力最高也只有十万左右。 而且这十万人,都是最普通,最基础的兵种。 你要是给楚世昭十万背嵬军,辎重还能跟的上,楚世昭就敢全力投入西征。 这两次劫营,也是给楚世昭一个充足的信心,那就是他记忆之中那些名将的打法,完全是可以套用的。 虽然大周王朝所处的环境和时代,生产力的总和到底到了什么地步,楚世昭不能百分百的进行精准定位。 可是沙场上主要的战力,仍然是以骑兵为主的军团。 于是楚世昭参考了夏侯渊、高仙芝包括擅于夜袭劫营的甘宁,以他们这些名将的思路,给马溯安来了一记狠的。 尤其是高仙芝长途奔袭,分进合击的作战指导。 利用的就是骑兵超强的机动性,所展开的闪电战。 但楚世昭也并不是完全说是莽夫,他对马溯安接连使用的疲兵之计,干扰对方的正常休整,也是游击的一种战法。 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。 这一套放在背嵬军上,简直是无解的。 因为背嵬军的机动性,是目前楚世昭手里独一档的,甚至是整个大周王朝都是独一档的存在。 而且楚世昭发现了,如果说和晋阳李氏联姻,楚世昭是能够得到一套已成体系的名将。 能够立刻作战的名将。 和桓氏联姻,楚世昭最大的好处不是桓盛、桓节这两位野心颇大的臣卡。 是桓盛能给楚世昭搞甲胄、搞兵器。 桓节能给楚世昭搞一批质量很高的战马。 背嵬军厉害的点,不仅是这些兵员的军事素养足够高,还有很大的武器加持。 大周王朝驻留在各地城池的地方官军,他们很多人的武器、甲胄都是老化、退化的。 根本打不了仗,只能欺负欺负那些没有兵器,刚刚起步的起义军。 而大周王朝装备最好的,就是藩镇上的边军,一个比一个能打。 因为这些边军常年戍边,还要和外边的异族缠斗,要是这些作战的装备跟不上,早就被击碎了。 背嵬军现在拿着的就是楚世昭手上最好的资源。 使用那些战法的最终目的,对于楚世昭而言,只是减少背嵬军的伤亡。 就是哪怕掉一个人,楚世昭都能感觉到彻骨的心痛。 要是背嵬军全军覆没,楚世昭恐怕想死的心都有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