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【胜在段琦常年与羌人作战的经验,精通骑术,在他看来,匈奴人与羌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,只是匈奴人更加不要命一些。】 【不凑巧的是,这支匈奴人要是遇到其他路的大军,可能还有机会,偏偏段琦是杀出来的将军,而不是世袭的将军。】 【这支凉州军人最少,却最勇猛。】 【这就让段琦直接大破这种匈奴部。】 【周军大胜,以秃骨台为首的匈奴军仅带领几位亲卫逃走。】 【“就这样的本事,也敢轻进来犯?当我凉州无人吗?”】 在楚世昭的模拟视角上。 段琦军直接就击碎了这支名为【秃骨台】的匈奴部队。 楚世昭想过李瑾这边会旗开得胜,取得较大的战果,绝然没有想到率先打开阵势的是这支以段琦、桓盛为首的凉州军团。 当然,也不是说段琦、桓盛的卡面比较差。 是楚世昭没有想过段琦会这样卖命。 除开楚世昭自己领的军队、窦戾和杨柱庭带的部众,其他人带的军队,楚世昭是没有全面指挥权的。 只有一个大局上的命令权。 其他人的部队,想怎么打,还是要看主将的意思。 更直接点,段琦和李瑾所带的兵,都可以算是自己的私人部曲。 杨方的更尴尬,他就是一个明面上的将军,中央军是直接听令于太后的。 而楚世昭看到桓盛还有段琦的模拟信息,甚至还在揣摩楚世昭的心思,就更让他有些哭笑不得。 他现在知道为什么历史往往是由果返因的过程了。 因为真正做出决策的人,实际上往往一开始都没有想得太过于深远,但是架不住后人太能脑补,决策下方的执行者又太有想法。 楚世昭打匈奴。 单纯只是他气不过这些匈奴人趁火打劫,想打就打了。 他难道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不够理智吗? 楚世昭知道啊。 可是他不爽啊。 第(2/3)页